社區居民健康需求強烈隨著經濟社會快速變化,慢性病導致的死亡已經占到我國總死亡的85%,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問題,渴望得到預防保健知識。這些迫切需要衛生部門轉變衛生服務方向,堅持預防為主,將醫療服務從只為20%的疾病人口服務轉變到為包括80%健康人口在內的所有人的健康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設施、經費匱乏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教育的專業人員不足,健康教育業務素質和技能不高,服務觀念和方式落后,教育形式簡單,基層醫務工作者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落后于社會所需。健康教育經費缺乏保障,服務設施和設備匱乏,服務質量難以取得群眾信任,不能適應當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任務要求,也不能滿足社區居民需求。
醫院醫療服務關口有待前移近年來大型綜合性醫院迅速擴張,規模不斷擴大,人員不斷充實,設備日益完善,醫院迫切需要加強與社區合作,關口前移,不斷擴展業務范圍。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計劃制定、活動開展和效果評估等方面發揮所長,共同探索適宜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策略和措施,提高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質量,促進公民健康素養的提高。同時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加快,醫院要進一步彰顯公益性質,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醫院-社區一體化健康促進工作機制亟需建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建立健全政府領導,健康教育專業機構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骨干,社區居委會為基礎的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網絡,積極推進“健康促進社區”建設。目前尚未形成合力。街道辦事處及社區居委會在這方面沒有具體的工作職責,醫院也沒有較為成熟的運行模式和措施。因此如何整合力量、調動醫院、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建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長效工作機制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健康小屋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