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力推進我市創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工作,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全科醫生團隊服務,在前期對各項工作開展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目前我市建設
健康小屋采取的是以醫院主建、專家指導、居民參與、標準化管理、特色化服務的模式。
1.醫院主建
建設方式由市疾控中心統籌規劃,制定建設標準,并根據鄉鎮和村(社區)人口數量對小屋建設數量和布點進行合理分配。建設
健康小屋的醫院按照市疾控中心制定的相關標準進行建設,安排轄區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到
健康小屋進行健康指導,提供適用醫療檢測設備和干預指導配置等基本設備和宣傳資料;村(社區)居委會負責提供場地。
2.專家指導
專家下沉,關口前移,與全科醫生一起構筑防病治病體系。醫院聯系上級對口支援單位安排相關專家和全科醫生服務團隊定期在
健康小屋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每月工作時間不少于4天,具體活動時間由上級對口支援單位、醫院和村(社區)居委會商定。
3.居民參與
以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平臺,組織轄區居民參與到
健康小屋活動中,開展對慢性病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0至6歲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和健康群眾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疾病干預指導。
4.標準化管理
市疾控中心制定
健康小屋規范標準。對
健康小屋的室內布局、設備配備、專家人員的組成等制定統一要求,定期組織小屋專家
健康小屋按照明確的標準,進行監管與考核,建立完善
健康小屋正常運行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