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健康小屋在我國各省市陸續建立,行業內人士將其看做是醫療服務院外延伸的重要手段,認為“健康小屋”在居民電子檔案的建立、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且對于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率和影響力,提升社區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目前我國社區健康小屋卻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選址欠佳、缺乏人員和設備等問題,這將嚴重制約健康小屋的可持續發展。健康小屋是為社區居民服務的,其功能定位和資源配置必須要盡可能地滿足居民的需要,并且要在所在地區的服務能力和資源供給能力范圍內。為此,本課題組基于所在單位在健康小屋建設方面的實踐,展開對社區居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管理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的綜合調查,以期在明晰社區健康小屋功能與資源配置需求基礎上,對社區健康小屋的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本研究主要匯報對社區居民的調查結果,現報道如下。
。睂ο笈c方法
。.1研究對象采用便利抽樣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診室隨機選取就診居民98例,以及在中心轄區內街道隨機攔截居民100例。居民年齡均≥16歲,排除因精神疾病等原因無法參與調查者。
。.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收集居民對
社區健康小屋的需求情況。其中,調查問卷是本課題組基于
社區健康小屋實踐經驗編制,并經過上海市公共衛生專家指導,最終形成定稿。問卷內容包括:年齡、性別等基本信息,患病情況等健康狀況,
健康小屋功能需求,
健康小屋配置需求,
健康小屋替代及優選的可能等。共發放問卷198份,回收有效問卷19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
。.3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學分析。
。.2
社區健康小屋的功能與資源配置需求社區居民對
健康小屋的服務內容需求有定期健康體檢(77.2%)、健康咨詢(64.0%)、慢性病篩查和隨訪/指導服務(51.3%)等;認為首要的體檢測量工具為血壓儀(45.1%);期望的
健康小屋功能有醫療咨詢(64.0%)、健康指標監測(61.4%)、慢性病防治(55.8%)等;期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門開辟
健康小屋(43.3%);期望
健康小屋的面積為30~60m2(49.8%);期望醫護人員或設備配備有全科醫生(80.6%)、護士(50.5%)、?漆t生(37.2%)、具有交互功能的儀器(20.4%)等;認為
健康小屋首要醫務人員為全科醫生(58.2%);認為
健康小屋內醫務人員數為2~3名(59.6%);期望
健康小屋的開放時間為一周都開放(43.8%,見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