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屋制定相應的健康理療計劃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咨詢
“健康小屋”配有簡單的身體檢測儀,如體重秤、血壓計。聽診器。血糖儀等,前來參加健康教育和咨詢的居民可以享受基礎的免費體檢;建立居民個人健康檔案,詳細記錄身體各項觀測指標,為居民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健康理療計劃,并跟蹤回訪。力圖發現經過健康教育和指導之后。居民在生活方式。健康觀念上的變化,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身體和病征的變化。為后續研究積累資料和數據。
“健康小屋”通過健康宣講、健康指導。健康咨詢和建立健康檔案等多種途徑,了解轄區內居民的健康情況,進行早期篩查;醫務人員以健康檔案的形式對篩查對象進行隨訪登記,復診,對診查數據統計存檔。發現已經是疾病患者的,則建議患者到醫院就診治療,可以在基層解決的患者則留在基層醫療機構,不能解決的則轉診到二級以上醫院,實行雙向轉診,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病源的合理分流。發現是亞健康人群,則建議用中醫理療方式調養。通過食療、藥療及運動療法,以及采取合理膳食與科學運動。降低發病率,逐步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診療保健格局。
一是提高了居民慢性病防控意識。在對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健康干預服務中,90%的人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賴感增強,85%的人認為提高了健康知識。生活方式、中醫養生等“未病先防”常識需求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