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體機基于智慧健康城市理念構建研究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上海智慧健康小屋構建研究。
智慧健康小屋作為城市新型健康性公共設施,具有加強社區人群公共衛生服務的功能。 根據實證研究調查結果,得出上海智慧
健康小屋建設應以政府主導為基礎,突破傳統運營模式且擴充健康服務領域,深化構建智慧健康網態體系的結論。
20 世紀 80 年代在加拿大舉辦的國際健康會議通過的《渥太華憲章》首次提到健康城市概念,1994 年 8 月開始,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開始引入健康城市發展規劃工作,正式拉開國內健康城市運動帷幕。
隨著健康城市內涵的發展與城市特征的演變,
智慧健康小屋不再是一個只具有健康特征的健康性場所的拓展名詞,而是整合多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加強協調合作,共同預防健康綜合問題的一種手段或措施。
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乃至全球諸多城市重新審視健康危機下的城市公民健康與福祉、城市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治理與應急體系建設等與健康相關聯的可持續發展機制。
1 健康城市概念下的智慧
健康小屋建設與發展
1.1 國內外智慧
健康小屋建設現狀
智慧健康小屋是指為實現慢性疾病篩查, 確定高危人群,對指標異常的居民及時進行健康指導、健康干預的依據,為社區預防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引導社區群眾自我參與,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并促使百姓的健康管理向多樣化、全面化、系統化、個性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的新型智能化健康場所。
其核心目的是統計全民身體健康大數據,完善國民健康基礎設施建設。 其核心服務功能包括:測量身高、體重、體形、血壓、血糖、體溫、血氧等多項人體成分檢測。 同時,
智慧健康小屋還配備相應的 LCD 支持音頻及圖片宣傳、自動語音播報和打印功能等。
智慧健康小屋支持單項或多項測量,測量項目可自行設置,不僅可選配連接電腦、手機、云服務器,還支持多接口數據開放。
智慧健康小屋充分考慮社區居民健康獲得的公平性和可持續性,通過加強技術評估、改變管理模式、提升服務質量、完善監督管理及促進信息技術應用等措施來打造
智慧健康小屋防控體系。
當前,國內
智慧健康小屋已開始全方位參與城市規劃建設布局,
智慧健康小屋不僅充分考慮城市空間影響因素,更從
智慧健康小屋的服務流程、場景設計、硬件設備等角度對智慧
健康小屋建設進行完善。
目前,依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在社區、辦事大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等場所已設置。